浏览数量:168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10-16 来源:本站
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而一堂好课往往需要上课老师经历数次的磨课才能得以呈现。老师在课堂中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点又一滴的磨砺,无不浸透着磨课过程的艰辛。
10月16日下午,紫金小学全体教师齐聚一(2)班,共同研讨学校伏湘、史雪萍两位数学老师上周的区级公开课。史老师主要结合自己在磨课中的反思来谈,她指出:要想上好一堂课,保证教案层次清晰是基础。作为上课老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置教学重难点,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显得有层次,学生听得也清晰。史老师还指出,在堂课中训练好学生的发言是上好一堂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我们可以规范学生发言,多采用“我是这样想的”“我同意你的观点”“我想问你问个问题”等规范的语言来组织课堂,这样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能达到一个有效的状态。
随后,数学伏老师也结合自己在准备这堂公开课的过程中的几次试上、磨课来谈。伏老师指出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的教材理解,只有深刻理解了教材,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抓住关键、分清主次。这样一来,再难的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其次, 伏老师还指出自己在第一次试教后的种种不满意状态以及在之后的磨课中进行相关改进和完善,教师要注重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尤其注重教学评价语在课堂中的运用,同时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最后才能在不断的磨练中总结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史老师和伏老师的一席话深得大家赞同,这也让青年教师们获得了更多实际可操作的教学经验。
最后,王芳校长进行了总结:一堂好的课必须是上课老师关注学生学情的课,老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关注课堂常规,关注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交流,有了这几点作为保障,老师才能驾驭好教案,上好课。
磨课是一个艰苦而精益求精的雕琢过程,磨课的过程往往是一场场智者与智者之间的对话。每一堂公开课展示的背后都渗透着任课教师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完善,这都是勤于学习、善于研究的成果。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将在今后的磨课过程中收获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