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紫金小学 发布时间: 2025-10-21 来源:本站
2025年10月16日上午,紫金小学数学教研组围绕“因‘异’设计显层次,为‘言’赋能促发展”主题,开展校本研训系列活动。活动中,刘秋月老师携手寒露班学生,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为教学载体,呈现了一堂生动的“知异课堂”实践课。
课堂伊始,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激活旧知。以整理复杂的条件为切入点,刘老师布置课前自学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整理条件。
任务一中,学生在组内交流整理的方法,再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交流后的想法。从课前自学到组内共学,学生的想法产生碰撞,体现了动态学习、思维生长的过程。过程中,刘老师引导同学们对比思考,一是对比不同的整理方法,感受用表格整理的优点;二是对比整理条件的数量,感知不同的思考角度,既可以从问题想起去整理条件,也可以从条件想起去整理条件。任务二中,学生根据任务一的学习经验独立解决问题,并在组内交流想法。汇报环节,展示了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有的学生从问题想起重新整理了条件,有的学生直接从包含全部条件的表格中挑选自己需要的条件。
在“自主应用”环节,刘老师设计了阶梯式练习,既有基础的数量关系计算,也有开放性的提问与猜想。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思维的差异化和多元化。
课后,紫金小学数学教研组围绕这堂“知异课堂”展开研讨。首先由刘老师分享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列表的策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整理条件,让学生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通过多次对比,提出自学、共学要求和设计开放性练习落实差异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提升每个孩子的数学思维。
随后,各位数学老师就本节课发表了听课感受。
伏湘老师:刘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对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的关注,教学节奏把控精准且富有耐心。她设置了两次“完善”环节(列表、检验),舍得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与消化时间,既照顾到不同学习节奏的学生,又高效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尤洁老师:刘老师复习环节兼顾“从条件”“从问题”双思维起点,适配不同思维风格;自主探究时,“异色笔写想法”设计支持个性化思路梳理,展示环节呈现多元解题路径,尊重思维差异。列表形式对比教学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差异化评价让每个学生感受重视。
史雪萍老师:刘老师的课堂体现了思维起点的差异化——尊重不同的思考路径。在分析问题时,没有强求统一的思考起点,而是开放性地引导学生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
蔡美玲老师:刘老师以条件杂乱唤起学生整理的需求,设计了小组活动。给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去交流、去修改、去汇报,最终得到了表格整理优于文字整理。对比不同的表格引出整理时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
史玖勤老师: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课。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将策略的形成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从“感知策略”到“建构策略”再到“优化策略”的完整认知过程。
最后,方强飞老师进行总结,老师们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和作业设计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本次课堂的差异化教学,为差异化教学实践之路寻求了一些可行性的操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数学组将继续深化对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数学课堂生态,助力每一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