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2 作者:南京市紫金小学 发布时间: 2022-11-18 来源:本站
真实情境创设中,
理性与感性的思维碰撞
——记“宁教名家”第二组“科学与语文的学科融合”主题研讨活动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11月17日上午,由太阳城小学教育集团“王瑞雪名师工作室”,长江路小学“曹海永名师工作室“和教师发展中心“高伟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的“宁教名家——科学与语文的学科融合”市级教学研讨活动在紫金小学举行。
江苏省教育学会马斌副会长,南京市教育局潘东标副局长,南京市教育局王宾处长,南京大学张红霞教授,南京市教科所张爱平副所长亲临会场做指导。区教育局倪天华局长,宋福云副调研员,陈婷婷科长,区教师发展中心朱光成校长,张明红副校长,周荣婷主任全程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同时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我市及我区其他部分特级。
开场致辞
本次活动由紫金小学陈莹老师主持。首先,南京市教科所张爱平副所长为本次活动进行开场致辞。“宁教名家”培养工程为南京市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搭建了极佳的平台,走出了许多名特优教师。此次“宁教名家”培养工程的活动主题鲜明,聚焦跨学科教学的探索,各位专家领导莅临现场指导,他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参观校园
随后,参与活动的各位嘉宾参观了美丽的紫金校园。校园内假山映衬着晓池,绿竹环绕着琅亭,教学楼的廊道古典雅致,青园里的蔬菜郁郁葱葱。无论是翰墨飘香的明德书屋,色彩斑斓的油画室,还是那文化气息浓厚的汉字墙、春秋长廊,都展现出紫金小学传统书院风格的校园文化特色。各位领导充分肯定紫金小学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优质的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课例展示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的袁洋老师、王静老师和南京市紫金小学的王晓玲老师、张丽老师分别在录播教室和报告厅进行了精彩的课例展示。
长江路小学袁洋老师带来科学课《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袁老师从生活中熟悉的牛仔裤入手,引导学生利用圈层图系统分析牛仔裤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感受地球上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启发学生思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否有限的问题,为后续课程《只有一个地球》提供科学经验。
长江路小学王静老师执教语文课《只有一个地球》。经过上一节科学课的学习,王老师的课上迁移运用科学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抓住关键句的基础上,提取关键词来理解作者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阅读科学资料、我当小小“新闻发布官”、设计“环保宣传卡”等环节,让学生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紫金小学王晓玲老师献上科学课《探秘猛犸象》。王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猛犸象的化石图片资料,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推理解释;借助“猛犸象”,体验古生物学家从化石出发,探究灭绝生物的整个过程,体会化石的重要意义,理解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紫金小学张丽老师带来语文课《妙笔生“象”》。张丽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地抓住前一节科学课的一个知识点创设有趣的话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打开习作思路,绘制思维导图安排习作结构,当堂练笔尽情酣畅表达,一篇篇天马行空而又科学合理的“科学童话”《小猛寻亲记》就这样在孩子们的笔下诞生了。
专家指导
左右滑动查看参会领导
江苏省教育学会马斌副会长和南京大学张红霞教授对本次活动的课例进行专家点评。
马斌副会长指出今天的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教学设计精彩,具有创意;二是贯彻了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精神,关注科学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三是紧扣主题,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与跨学科的融合。同时,他对科学和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教学作出指导,他指出,可以抓住“物”的主体,围绕“象”联想、生发到关于象的词语、成语、寓意等;在作文的主题和立意中体现科学素养。马斌副会长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寄予厚望,希望青年教师加强学习,快速成长。
张红霞教授指出真实情境通常会带来真实的问题,她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贴合学情,走进了孩子们熟悉的问题;内容丰富,圈层图的运用非常出彩。接着,张教授对部分教学环节作了具体的指导,可以将文学的表达与科学的表达作比较,引导孩子体会科学的严谨与客观,感知文学的感染力与抒情作用,设计写一段广告语、写一首小诗等环节。
领导讲话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工委倪天华书记作讲话。倪书记赞扬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专家的点评与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倪书记阐述了办“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专业领域认可”的教育理念,勉励全体教师不辜负领导专家的殷切希望,把学生培养为会质疑、善合作、勇探究的新时代素养少年,让学校缤纷的课程体系在跨学科理念的指引下大放异彩。
南京市教育局潘东标副局长高度肯定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的命题与展示,对“宁教名家”培养工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建议:一是胸怀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担当的新格局,二是聚焦立德树人和课堂改革的主战场,三是发力名家引领,团队建设共成长。潘局长对栖霞教育的发展寄予了殷切希望,祝愿“宁教名家”培养工程稳步前进,迈上新台阶。
一场科学和语文的学科融合,一次理性与感性的思维碰撞,让课程理念焕发新机,让学生成长蓬勃向上。教育之路道阻且长,唯有不断思考、积极探索才会走得更远、更好。相信在各位领导、专家的关心与引领下,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昂扬向上,谱写教育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