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4 作者:南京市紫金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2-13 来源:本站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及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帮助广大少先队员快乐度过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假期,紫金小学根据《南京市少先队2022年寒假工作意见》开展了线上“云课堂”活动。
四年级立夏、谷雨两个中队的队员们在中队辅导员的组织及推荐下,参观了“壬寅话虎——老南京年俗展”。队员们在浏览之余也将线上参观感想发布,与伙伴们分享。
谷雨中队
GU YU
濮馨妍:我知道了虎被人们视为百兽之王,民间儿童穿有虎头帽,虎头鞋、虎枕。过年时进入腊八过年便启开了。进入腊八、小年祭灶。守岁后便是新年了。腊八,由于佛教,民间有“腊日”的说法《酌中志》中有制作腊八粥过程。岁后有初一到初八依次为:鸡日、犬日、猪日、年日、牛日、马日、人日、谷日。还知道了论语、玉烛酒笋、木供盒、绒花一组虎变图等作品。
张哲铭: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线上VR活动,看完后,我知道了虎年在南京人眼中意味着什么。我先了解了在南京内有关虎的地区,例如养虎巷、虎山街.....以前,我还不知道南京有没有关于虎的地名呢!我还看到了许多艺术家们做的一些关于虎年的艺术品,比如虎头相、虎头鞋等等。看着一件艺术品,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经过这一次,我以后会更加了解很多南京的新年!
郑孔博文:以前的过年习俗我觉得特别新奇,特别有过年的感觉,对比现在的过年氛围,现在的年味淡了不少,家族没有那么大,仪式没有那么多,好像只能在这些对过去的回忆里去感受了,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过年有了更多科技感,这也是我们的新年味吧。以
张诗涵:今天我在线上观看一次老南京的年俗展览,你有没有看过啊?点开链接,映入眼帘的是一墙有关春节的照片。左转,你能看满墙的年俗展览品,有高瑞雷老师做的虎头鞋、虎枕等作品生肖虎。一路上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赵荣老师用竹子刻的作《虎啸图》雕刻的格外的精致,刻出生肖虎霸气。像这样的木雕作品还有门神、关羽、大福娃、木雕钟馗等作品。通过这次线上的展览,看得出来春节对南京是那么的重要。
解钧涵:通过观看南京民俗博物馆推出的"壬演话虎一老南京年俗三维云展览";了解新春习俗我觉得很有趣。比如:生肖虎文化、压岁钱等等。今年是壬寅虎年,虎被视为百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在民间虎画经常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这样就能辟邪镇宅。儿童虎头鞋戴虎头帽,睡虎头枕,寓意平安茁壮成长,长得像小老虎一样虎头虎脑龙腾虎跃。压岁钱的民俗意义,原出于压崇和压胜起源于驱邪祈祥的民俗礼仪年夜饭后,小辈向老辈叩拜,老辈给晚辈压岁钱,并加以教诲。长辈给小辈压岁钱是年节中儿童最大的欢乐。今年春节我也得了不少压岁钱呢,真开心!
朱亦曹沁:通过参观线上民俗馆。我知道了国里的很多习俗,如“生肖虎文化”里,介绍了虎年的文化,描写虎的四字词语,生龙活虎、虎头虎脑、将门虎子等等,还有一些“南京虎地名我了解了这些地名我的知识可涨了。我喜欢的板块是元霄节里面说出了可爱的白净的浮元子。当然生意人还称它们为元宝。元宵节呢,其实呀也叫“上元节”,我喜欢元宵节的原因是,它有团团圆圆的美满之意,让我赞不绝。
立夏中队
LI XIA
杨宸骏:寒假里我观看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推出的"壬寅话虎一老南京年俗三维云展览"。三维立体展现,画面清晰,如同到达了现场一般。我看到了很多古代的文物,他们都非常的精致。原来古人是这么的伟大,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也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其中有一个竹刻虎,竹子上面刻了一只老虎,老虎的每个细节都刻出来了,甚至是细细的虎毛都刻得很清楚。上面还有一些文字,虽然我看不大懂字的意思,但是整体看上去很漂亮。
张笑溪:今天我看了"壬寅话虎一老南京年俗三维云展览",从中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东西。我对高瑞雷的虎头鞋、虎头帽、虎枕感兴趣,因为穿上虎头鞋,戴上虎头帽,睡虎枕寓意茁壮成长,像小老虎一样虎头虎脑。我还发现了南京原来有很多有“虎”字的地方。
郭力铭:这个三维博物馆里主要讲的是虎生肖虎文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生肖虎的画和老鼠嫁女。生肖虎文化讲的主要是关于老虎的工艺品。老虎是百兽之王,在民间他常常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人们用生龙活虎,虎虎生威,虎头虎脑等赞扬生活中的人物和事。家家盛行在除夕夜贴老鼠迎亲的剪纸或年画的习俗,看了老鼠嫁女的介绍,我也真希望自己有一张“老鼠娶亲”的年画。
李贵麒:我今天观看了“壬寅话虎——老南京年俗三维云展览"。看完了这个讲解之后,我从中学到了:腊月初八被称为腊八,由于受到佛教影响,民间原有的“腊日”祭便逐渐统一到腊八这天,相沿成俗。还有“春节”节日的形成: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今年是虎年,这让我体验到了虎年的意义,而且虎年是一个威武、有趣的一年,新的一年让中国的发展更大一步。在这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虎生威”!
葛思娴:今天下午,我观看了"壬寅话虎——老南京年俗三维云展览",我很开心,也很激动,感觉像亲自到博物馆里参观的那么真实,它布署的井然有序,讲述的也很详细,我觉得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它主要讲述了从腊月到元宵节期间的过年习俗,其中有:腊八节、除夕守岁、祭灶王、迎财神、元宵节等习俗。在我们南京本地还有秦淮灯会,正月十六爬城头等特色习俗。今年是壬寅虎年,通过观看,我还学习到一些关于“虎”的文化。虎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勇猛、力量和威严的象征,是长久以来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人们常用“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虎生威”来表达美好寓意。在虎年里,我希望自己生活生龙活虎,在学习上更加努力进步,也祝愿家人、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虎年吉祥如意。
叶瀚元:观看了"壬寅话虎——老南京年俗三维云展览",我才深深地了解到原来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啊!展馆里放着很多精美有趣的小物件和图画,比如: 清末的刻花长方形铜脚炉、锡大蜡烛台、缂丝《和合二仙图》等。古人虽然设有现在的高科技工具,也能用-双巧手制造出这么精美的器物,真是技艺精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展馆里不仅只有这些,而且还藏着许多小知识呢!除夕夜贴春联的习俗源于明初,“元宵”作为食物,最早叫“浮元子”......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一定要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不断努力!
如今去博物馆看展览已成为一种新年俗,在近期疫情的特殊时期,在家“云游”博物馆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南京民俗馆开启了“云参观”通道,紫金小学四年级的队员们足不出户,也能通过在线超高清交互方式,获得“比线下博物馆看得更清晰”的视觉体验!